财智网
当前位置:财智网 > 焦点

萤石网络战略升级后首份年报:不披露新业务销售数据

内容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6054   时间:2025年04月16日 01:54   

4月12日,海康威视持股的安防与智能家居企业——萤石网络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度报。

根据披露,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42亿元,相较上年同比增加12.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52%。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3.8亿元,相较上年同比增加11.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亿元,相较上年同比增加10.42%。

据了解,萤石网络背靠海康威视,在家居监控硬件市场稳坐一席,并大举进军其他智能硬件产业。如今,公司多业务生态架构战略已发展多年,是否依然依靠监控产品支持公司业务?

业务模式升级,第二现金牛业务或诞生

公司介绍称,2024年全年营收增长,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持续拓展和优化境内外渠道建设。但同期净利润下降,主要由于公司新拓展的智能新品尚处于前期市场建设阶段,各项营销费用投入有所加大。

据悉,2024年,公司升级了业务模式,从“1+4+N”生态体系升级为“2+5+N”。即以AI+萤石物联云双平台为基础,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穿戴和智能控制五大核心自研产品,形成五大AI交互类核心自研产品线,同时通过生态控制器开放接入环境控制、智能影音等子系统生态下的N类生态产品。

公司在此前AI赋能的基础上,于去年6月的2024ECDC萤石云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公司自研的“蓝海大模型”,并于2024年9月份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备案。实现了AI能力的整体进化。

值得注意的是蓝海大模型为目前市场上少见的具身大模型。公司介绍称,萤石蓝海大模型覆盖从设备空间感知到设备具身执行全链路。能够通过接入设备感知物理世界空间信息,处理多模态数据并进行识别与理解,最终指导设备做出响应。未来还能接入如通义千问、DeepSeek等三方模型,形成开放生态。

具体产品方面,公司的现金牛业务智能家居摄像机业务的收入规模小幅萎缩,相较上年同比减少1.38%;智能入户和智能服务机器人产品大幅增长,其收入规模相较上年分别同比增长47.87%和265.12%;云平台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2.87%,平台订阅、活跃用户规模持续增加。

公司介绍称,智能入户业务为公司明星业务,已开始进入行业前列,Y3000系列成为爆品热销款,推出了人脸+掌静脉的三摄智能锁等创新产品。并在海外市场上,发布了多款猫眼、智能门铃、别墅门铃新品。

智能服务机器人主要为清洁机器人和智能陪护机器人,2024年推出了首款云视觉商用清洁机器人BS1,已在全国各个省份的写字楼、展厅、银行、食堂、酒店、小型工厂等场景逐步落地。此外还推出了桌面机器人RK3。

公司在此前接受机构调研时称,公司硬件整体毛利率受产品结构变化、境外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竞争加剧、配件采购成本上升;但同时,智能入户业务正逐步从明星业务向现金牛业务靠近。

智能穿戴新业务尚未成熟

智能穿戴产品成为公司今年新增的核心产品板块。公司于去年7月发布了包括智能健康手表、智能家居AI主机、生态控制器、智家APP等多款创新性的产品及应用。并使萤石网络的生态架构由“1+4+N”正式升级为“2+5+N”。

当前,中国大力发展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硬件设备产业。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要重点培育包括智能穿戴等消费端场景。

根据年报介绍,2024年,萤石网络发布了首款自研的智能健康手表WA1S及相应外接医疗设备,在健康管理和家庭看护细分领域进行布局和试验。

公司此次未披露智能穿戴产品的详细销售数据。然而2024年全年,公司其他智能家居产品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3.74%,同时毛利率下降了2.02个百分点。按此来看,智能穿戴产品业务尚未成熟。

不过,萤石网络涉足智能穿戴领域态度坚决。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分别增长26.66%和11.35%。

公司解释称,销售费用增加主要由于新拓展的智能新品尚处于前期市场建设阶段,各项营销费用投入有所加大;研发费用增加主要由于不断加大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投入,以及研发人员人数与总薪酬有所增加。

事实上,或正是由于萤石网络对新产品推广和研发的大量投入,导致公司2024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市场集中度升高,竞争对手为苹果和小米

然而,在全球市场上,智能穿戴产品已混战许久。国际市场中,苹果以高出货量和高市场价值独占鳌头;国内市场中,国产品牌诸如华为、小米等亦已将行业卷成一片红海。

根据Canalys今年2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达到1.93亿台,同比增长4%。其中,苹果与小米各以16%的份额并列出货量第一,但苹果凭借高端定位独占40%的市场价值。据统计,目前市场前5大供应商的市场份额近60%。

中国市场方面,根据IDC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仅腕表产品前五大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已超过80%。因此,无论是在高端市场,还是中低价位市场,公司产品未来都将会面临激烈竞争。

不过,市场观点认为,当前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尤其是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有分析师认为,智能穿戴设备正从"科技配饰"转向"刚需健康终端",谁能在医疗级数据精准度与用户体验间找到平衡,谁就能赢得下一个周期。

海外市场中,受益于经济型设备的普及,以拉美、中东、非洲及东欧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增长强劲,出货量同比增幅超20%。

因此,公司未来或能通过深耕差异化细分赛道,以及拓展海外市场的方式,提升公司的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

平安证券在4月发布对公司的研究报告中认为,公司不断构建各类核心产品线在境内外的市场影响力,智能家居产品线持续完善,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此外,针对美国关税问题,申万宏源此前发布的研究报告称,美国关税几乎不存在直接影响。公司也在此前的调研中介绍称,其在海外并不依赖于单一市场。

但平安证券同时指出,若随着新技术、新参与者的不断涌现,该市场所面临的竞争加剧,则公司智能家居摄像机产品线发展存在不达预期的风险。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