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柏可林12月30日报道:“年纪轻轻挑大梁”,说的就是杨戌雷。在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车间主任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脚踏实地技能报国。在同事眼中,他干一行爱一行;在同行眼中,他拥有跨专业的思维;在徒弟眼中,他是加班加点学习新工艺的“铁人”。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污泥处理大师,杨戌雷走出了一条充满艰辛汗水却也满载硕果的“不平凡之路”。
劳动报社 金卫星拍摄
机修队来了吃苦耐劳的“小老虎”
时隔多年,排水公司机修队的带教师父龚德兴仍然对杨戌雷印象深刻:“他做事积极,不怕脏不怕累,勤勤恳恳,就像一只小老虎一样,充满了活力和干劲。”
2001年,19岁的杨戌雷毕业后入职南区污水管理所龙东泵站。当时,社会大众对排水行业并不熟悉,对城市水环境治理也不甚了解,在生活中将大量塑料袋、卫生用纸等生活垃圾排入了污水管道,造成水泵的频繁堵塞。由于泵站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低,需要每天人工清理垃圾。“当年我在泵站的工作,就是从清理这些垃圾开始的。”杨戌雷说。每次干完活不仅汗流浃背衣衫湿透,更是染得一身的脏臭。但杨戌雷丝毫不怕脏和累,每天清洁完垃圾,换上干净的工作服,杨戌雷又马上跟着师傅按上下游液位认真学习开停泵、保养设备、维修设备等。
经过泵站工作的磨砺,杨戌雷收获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2002年底,他加入了泵站机修队。延续着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突发情况。一次在拆泵检修中,污水从管道中冒溢出来,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很快将充满整个泵房,造成更大的损失。杨戌雷毫不犹豫脱下工作服,跳入污水中,专心致志寻找阀门缺口,最终实现了及时封堵。
随着排水技术的不断发展,杨戌雷深知,要想在行业有所作为,光靠力气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此,他总是一边干活、一边学习,利用空余时间还自学了维修电工和钳工,尽可能地把握每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这种勤奋好学的态度,让杨戌雷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走在了同龄人的前列。
劳动报社 金卫星拍摄
亲历上海污泥处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污水处理是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污泥则是污水处理的副产物。20世纪90年代,污泥处理以填埋方式为主,成为上海治水前进道路的掣肘,“治水又治泥”成为现实难题。扎根一线的杨戌雷,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上海污泥处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全过程。
2011年,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建成调试,年仅29岁的杨戌雷调任污泥处理车间主任,担负起了整个污泥处理系统的调试和接管工作,带领团队在最短时间内接管了亚洲规模最大的污泥处理三大系统。从这时起,属于他的“长征路”便开始了,没有运行经验、不明白系统构造、不熟悉机械性能,困难接踵而至,面对未知与挑战,他用坚持扛起污泥处理这座大山,用智慧解决设备疑难杂症,用创新攻克技术难题,将汗水化作“净水”,为上海水环境治理凿开一条道路。
“当时我很年轻,整个团队平均年龄也才26岁,可以说是零基础零经验,对这个新系统都非常陌生。”杨戌雷当时便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完全掌握该系统,杨戌雷白天在现场爬上爬下、钻进钻出,摸清每一根管道的走向,研究每一个设备的用途,晚上就在办公室里挑灯夜战,翻阅图纸,学习运行原理。
干化调试运行期间,需要进行48小时、72小时和168小时的连续运行调试。“当时白龙港厂不像现在,工作环境比较差,杨戌雷就睡在厂里,24小时待命,时刻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和调试进度,这才把这三大工程‘吃’了下来”,时任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厂长的王荣生说。
最终,在这位“铁人”的带领下,整个团队仅用一年时间就全面接管了污泥处理三大系统,并实现了稳定运行。而这场“大型战役”的胜利,缓解了上海水环境治理的污泥出路问题,保护了长江口生态环境。
劳动报社 金卫星拍摄
开拓降碳增效的污泥治理新路线
2020年,我国正式提出了“双碳”国家战略。身处污水处理厂这个耗能大户的杨戌雷,不仅要全力保障污水污泥的全量处理处置,更要深入思考如何实现“双碳”战略要求。
污泥中温厌氧消化车间对于污泥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工程多年运行过程中,车间职工都已经习惯了现有的运行模式。但杨戌雷有着更先进的理念和独到的眼光,他认为在“双碳”目标下,污泥消化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发掘,于是他想着要将运行现状变得更好。
于是,杨戌雷带领工作室着手研究污泥消化原理,发现传统的污泥消化技术存在着很多缺陷,于是便思考如何通过一种全新的技术来解决这些缺陷,最终想到研发一种新颖的厌氧动态膜技术:“这项技术采用了膜反应器原理,通过高效膜分离技术,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沼气和二氧化碳,不仅可以提高污泥消化效率,还能显著降低碳排放。”然而,在开展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尤其是关于膜的选型,需要从成千上百种材料中选取最适配污泥性质的那种,还要测算出最符合工艺特征的目数。当时就有一些人担心新技术的实验成本太高,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切实有效的成果。
面对质疑和挑战,杨戌雷一次次地用手去触摸污泥,直观感受污泥的特性,最终找到了符合的膜组件。掌握这项技术,不仅能降低建造运行维护成本,而且能强化消化效果,提升产出沼气的资源化潜力。同时,经过膜处理后的污泥液浊度低,无需预处理即可进行磷回收,能显著减少后端磷资源回收技术的投资,非常的绿色低碳。“厌氧动态膜技术”为污泥消化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也为整个环保行业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
近年来,杨戌雷潜心专注水环境治理、污泥资源化利用、韧性城市建设,带领团队积极投身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深耕污泥处理领域,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攻关,先后获得了32项国家专利,21个市级创新类奖项,以及2项团体标准、3项企业标准。这些成果不仅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更为排水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近日,风语筑与圆明园官方宣布达成深度合作,由官方授权的全球首个以圆明园为主题的3A级画质VR...
2024年的交易日仅剩最后两天,公募基金的冠军争夺战似乎已分出胜负。数据显示,剔除今年以来成...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为股东,注...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比例要求的通知。采购人应当加强公务用车政府采购需...
近几日全球接连发生民航客机事故。从统计数据看,空难发生的概率极低。但乘飞机出行,很多人都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