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网
当前位置:财智网 > 行业

帆书·书卷里的湾区线下演讲|徐累:探寻古画中关于时间的奥秘

内容来源:网络   阅读:4708   时间:2024年12月29日 22:17   
帆书·书卷里的湾区线下演讲|徐累:探寻古画中关于时间的奥秘

徐累/文 大家好我是徐累!

非常高兴来到深圳,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城市,不仅有活力,而且有创造性,艺术也是一样,它跟创新密切关联。

中国的艺术,中国的美学,它有许多与其他文化不一样的东西,只不过中国的文化非常低调,它在一个隐秘的角落里,所以我就对它产生兴趣,研究它。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世界兴起过一个潮流叫抽象主义,也叫动作画派,从纽约的波洛克开始。然后在巴黎,在日本,都呼应了这种潮流。我们追溯起来它的源头就是中国的书法——草书,所以对我们来说,传统的活力来自于不断地发现,不断地去解释。

冷知识会带来新鲜感,但是我们如果去看一些熟悉的那些大名品,也常看常新。比如说《千里江山图》,“只此青绿”,那么在这张画里面,除了江山揽胜之外,它其实里面画了很多的桥。《清明上河图》也有一座桥,这两张画都是宋徽宗时期的两件伟大的作品,同时都画了这个桥,我觉得这就是这个画中的画眼,我个人觉得它意味着“政通人和”的期许。

山水画鼻祖董源的《潇湘图》,其实在讲江岸送行。这个竖起来的挂轴,貌似一个山水画,但是前面有一些村民在跳舞,小点景人物非常生动。我们从这两张画都能够感觉到,实际上早期的山水画它其实是一种人物画,只不过像电影一样是一个远镜头,人物是小的。这两张画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我们发现它都有一种移动的愿望,一个是物理性的,一个是心理上的,它是都有需要移动的概念。这个展子虔的《游春图》它也是一江两岸,所有的过去的山水图都有一个人从这儿蜿蜒而上,它是意念式的让你去跋涉,在你的房间当中就可以卧游,这是中国山水画里面可观、可居、可游的三个必要的条件。

我们再来看,这张画很有意思,明代钱毂的游记。他会有一种幻想,他中间做了一个视觉上的变化,就像孙悟空一样,他飘起来带着我们去看这张画的感觉。这个意味我们中国画,古代的画是一种上帝的视角空中去看。从刚才我们讲的几个例子都会看到有一个非常典型的形态,就是移动,这当中哪怕移动一公分,它都体现出时间的概念,这就讲到我们今天所讲的这个题目——古画当中的时间形态。一般来说,绘画是二维的,但是在二维当中体现出时间是很难的,三维就是雕塑。时间可能是四维的,能在二维当中体现出这种时间性,在西方的绘画是非常难找的。所以我们的中国古代的绘画当中,怎么去在二维当中体现时间性?

《清明上河图》是一个长卷,就是说从右向左慢慢展开,然后变成一个旅程,如果用这个时间的线索来说,就像电影中的长镜头慢慢展开,移步换景。这个画是明代的画,现在在台北故宫,画的是明代的皇帝到十三陵去祭祖,上卷叫《出警图》,就跟公安出警一样的意思。周边有微观的,有很多卫士。然后皇帝要回来,他要把完整的序列画出来,回来叫《入跸图》,是通过水路回来,所以这是一个完整的时间的循环。这是个伟大的作品,叫《康熙南巡图》,一共12卷,231米,现在散在世界各个地方的博物馆。它画的是康熙第二次南巡,从北京出发,一直到山东,到扬州,然后过河到镇江,一路到绍兴,最后再往回走,也是一个完整的有去有回的场景。后来到乾隆的时候,他又仿效他,也画了《乾隆南巡图》,所以清宫里面有很多的长卷都是用这种方式记载的。在西方的古典绘画里面,大概都是一个框,从框里面看出一个场景,都是固定的。但中国不是,中国人的长卷,是非常生动的可以在移动当中去观看,需要去花时间观看,所以移步换景。

蒙太奇就是电影镜头的组接和剪辑,这个《十面灵壁图》就是一张张剪辑,非常有意思。它实际上有一个时间的线索,中国人很膜拜石头,他得到一个石头之后,请一个很有名的画家叫吴彬,画它的十个面,他觉得它面面俱到,所以使得我们观看的视角像3D图一样,转着看,一帧一帧把它取出来。所以它的时间轴不是直线的,而且是没有中心的。

这张画就有意思了,它也有旋转,但是它是有中心的。原来这个作品在故宫收藏的时候要展览,就把册页打开一张一张放。我们发现它每张画都有一个山头。实际上这个村庄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围绕着这个山来转的,从清晨一直到黄昏,时间是牵着这个空间在走。我认为它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稻作文明的特色。

中国的园林也一样,你看为什么去逛苏州园林,看假山石堆起来,在里面反复盘旋,实际上就是为了增加时间的维度,时间维度加入之后,空间的维度会增加,小园子也能变成一个大园子,心理上就是生命也就延长了。为什么扬州的个园,它把时间线拉成了四个景春夏秋冬,春天当然是竹笋,用石笋来表示,生机勃勃,到了夏天是用太湖石。然后又找这种黄石,来隐喻这种秋天的景色。用安徽的宣石,白白的,像下雪一样,它的色彩和石质就变成不同的四季的景色。所以在我们中国的农业社会来说,四季的循环是时间流逝的主要的原形。

我们说回绘画,表现时间的意义的类型是十分丰富的,南唐的顾闳中画的《韩熙载夜宴图》,这是很有名的,在故宫博物院。它实际上就画了李后主对他的大臣韩熙载不放心,老是怕他谋反,就派了一个狗仔队,就是画家几个人到他家里看。他就故意表演说我没有政治理想,我醉生梦死。这些人都是有真实名字的,都是纪实绘画。他出现了五次,通过他不断地转场表现出来他的生活。中国的绘画最多反映的是一年的四季,就是我们一般说四条屏,有山水、人物、花鸟都有,植物、天气它多有很多的变化。这张画它叫《李煦四季行乐图》,我们都看过红楼梦,曹雪芹的爷爷叫曹寅,李煦是曹寅的妹夫,曹寅管的是金陵织造府,他管的是苏州织造府。从这儿开始,春夏秋冬,画的他的一个人生的四季当中美好的呈现,但是他后来也很惨,被雍正抄家,所以才有后来曹雪芹对《红楼梦》的描写。人活着的时间线是从生到死,是直线的,但是中国人有一个更大的时间观,他们相信有来世,所以人生不可能反复,但是存在着轮回。我们看这张画,叫《刘景荣三生图》,画的是他的三世三生,反映的是浓厚的佛教思想,当然这种画法在马王堆,汉代的帛画里面就已经出现了,实际上是一个带有轮回性的时间切片。我们都知道月亮的圆缺,月是我们中国人表示时间的符号,历朝历代都有很多诗歌文学去咏叹它。这张画非常绝,前面有八张关于芦雁的图示,但是它最绝的是,它最后把所有暂时看到的那些景观都合并在一个月亮当中,变成永恒的时间当中,千里共婵娟,所以这是非常妙的中国人对时间的特殊性的了解。

刚才我们看到的几个时间的表现的类型,它有时间型,也有循环的,也有叠层的,还有永恒的,其实中国古代绘画里面还有一种时间观更为迷人,我们就看这个画,《重屏会棋图》它实际上是以屏风作为界限,屏风里还有屏风,两个世界隔开,时间镶嵌进来,一个场景在另外一个场景互相在穿越。所以这个屏风就像中国写诗对仗一样,这个屏风内外是不同的世界,很多都是成对的。这成对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就闪回,到底哪个是这个里面的主体?更为复杂的时间就会出现,广义的相对论告诉我们,现在的量子物理的时间告诉我们新的时间观,时间是可以弯曲的,所以我们看到过去历史上有很多这种故事。这个故事比如说《黄粱一梦》,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两个时间在并行,但是速度不一样,我们可以通过天体物理学当中讲的虫洞,两者相遇,我们就非常能理解所谓穿越这个概念。中国古画就有这样的一种作品,一个陈洪绶的《出处图》,画的孔明和陶渊明,俩人根本不是一个时代,但是他们最终相遇了,它不是历史的逻辑,它是记忆的逻辑,所以作为一种跨时间的存在,而且是超时间的存在。

今天我们就以简单地讲一个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先进的地方是时间观,其实在中国的古代绘画里面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现代的想法,它指的是某种属性,不仅古人有,现代人也有,其他国家的人也会有,是一个普遍的认知。所以我们讲古代的画家其实是有现代性的,就像我们的现代的画家也要有古代性。尤其在我们今天互联网的时代,我们跟古代的所有的世界闻名的关系是一个平行关系,我们把它取来捏合在一起,所以我在学习前面我们讲的过程中,把中国古代人的智慧和美学的东西就用进去了。谢谢大家。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内容